公选考试之案例分析辅导资料(一)

2013-04-19 14:20:14   来源: 石家庄中公教育    点击:

【材料1】

我国资源总量很大,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,使资源、能源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。

【材料2】

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4.4%,但原油消耗占世界7.3%,原煤31%,钢材27%,水泥40%,表明我国资源利用水平低,浪费严重;单位产值的资源、能源消耗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;使我国资源、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加严重。

【材料3】

由于资源利用水平低,浪费严重,所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,使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过高的、难以承受的资源成本和环境代价。

【材料4】

1980年到200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,但是资源、能源消耗只翻了一番,特别是20 世纪90年代,我国能源自给率始终在90%以上,表明我国既是世界性的能源、资源消费大国,又是生产大国,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,所谓的“中国资源威胁论”是没有根据的。

【材料5】

前几年我国能源性企业、行业发展过快、过热,近两年片面追求投资,追求外贷、追求出口,甚至追求房地产经济扩张又重新抬头,表明粗放型增长问题依然很严重,使我国的资源、能源、环境问题更为严重,雪上加霜,难以为继。

【材料6】

2004年的绿色指标考核报告表明当年主要的环境损失占GDP的3.O5%。

【材料7】

20世纪90年代以来,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;机电产品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;研发经费迅速增长,2006年达到1360亿美元,已经成为世界第二;在校大学生多年保持在1400万左右,每年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100万左右;世界各国科技贡献率平均为45%左右,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贡献率70%以上,研发经费占GDP的2%以上,科技依赖率30%以下,从而表明,近年来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,落实科教兴国战略,转变发展观念,创新发展模式,提高发展质量初见成效,经济增长开始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。但是总体上科技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与创新型国家存在很大差距。

问题:

1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增长方式转变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。

2、分析新型工业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。

3、分析增长方式转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。

4、分析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。

5、分析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。

[责任编辑:姜海天]